每次出任务前都会留影 对父母隐瞒工作整8年
4月28日,警匪动作大片《拆弹专家》将上映,大银幕上又将展现危险而神秘的排爆工作。那么,现实生活中的拆弹专家又是怎样的?北京晨报记者走近北京特警队的拆弹专家——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五支队排爆大队副队长闫群,让您了解最真实的孤胆英雄。
第一次拆弹浑身冒汗
闫群今年41岁,他在从警的23年中,27次直面可疑爆炸装置,又次次化险为夷。在闫群眼中,排爆工作简而言之就是检查、甄别、排除爆炸物品,一次又一次做一名孤胆英雄。谈起工作,闫群并不喜欢闲聊,有限的时间都用来给他的学员上课和研究新排爆技术。
闫群说起了自己执行过的第一个任务。1998年,从警四年、干排爆警已经两年的他刚考取了公安部排爆手证书。一天中午,朝阳一家餐馆里发现了可疑爆炸装置。抵达现场疏散市民后,闫群和同事进入侦查,在靠墙的桌子边看到了一个塑料袋,里面隐约有个BP机,周围通讯讯号随即被屏蔽。
闫群身穿35公斤的排爆服,单独走进餐馆。“当时好像没想太多,所有人都在外面,我一个人进去,在防护服里听着自己的呼吸声,汗珠从额头上不停冒出来。现在想想,还是紧张的。”爆炸装置被成功拆除,脱下防护服时,里面全是湿的。事后闫群说,虽然没有电影中最后一秒拆卸下来的那种扣人心弦,但场面也足够惊心动魄、紧张刺激,要知道如果爆炸,即便是穿着防护服也足以致人死亡。
时隔8年才“说漏了嘴”
闫群称,自己知道这个职业很危险。“可是这活总要有人干,既然选择了排爆,那我就要坚持到底”,他笑笑说。2000年,闫群认识了女友,也是现在的妻子,直到2003年结婚,他也没向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人说自己的职业。“为了不让他们担心,那时候我告诉他们,我是巡警。只不过我说‘我就是在街上巡逻’,这句话就是有点撒谎的意思了。”他称,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家人放心,也是为了让他在执行任务时不会被家人的担心弄得“碍手碍脚”。
他回忆,几年前有一个突发事件要处理,闫群没有跟家人打招呼就出动了。几天没着家,闫群的妻子非常着急,担心出了什么事,跑到单位找领导要人。闫群工作大队的政委因为工作性质,没有告诉她闫群在哪里,只是说闫群在工作,再稍等几天,他很快就回来了。“回家之后被妻子一顿说,一直逼问我去了哪里,但是我还是没有说。”
直到结婚一年多之后,一次家庭聚会,闫群执行完任务紧赶慢赶回了家,被问及“干什么去了”的时候,突然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——排爆,“家人和我都傻了,我也因为这个问题跟他们道了歉。”
从1996年开始干排爆,他整整瞒了父母8年。“经过这么多年,他们已经可以理解我的工作,并且给我支持。”
每次出任务前会留影
闫群说,“我从小就喜欢拆东西,对电啊、机械啊这一类的东西特感兴趣。”他说,小学三年级时曾经拆了家里的一台海鸥双镜头照相机,能拆并不稀奇,关键是他竟然又给装上了,为此没少挨打。但是这个毛病却一直没有改。“现在我干的其实还是这个拆东西的活儿。”
采访中闫群告诉记者,排爆大队有一个传统,就是每当主排手穿上排爆服走向可疑爆炸物前,都要拍一张照片,以防不测。当自己老了,退休之后,翻看排爆大队历年来拍的全家福相册,看到里面的兄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涉爆现场处置中伤亡,就是最大的欣慰。
“这份工作虽危险,但是却是我的爱好,所以我一直很拼。”他说,自己的这份拼劲儿,让爱人为此牺牲很多。“我在外拼命,她其实是最辛苦的。”闫群说,“她原先也在一家单位上了10年班,工作能力很强,经验丰富,小有成绩,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,因为我的这份工作顾不了家,她把全部重心放在了家庭上,成为全职太太。”
听到这里,一直在旁默默不语的闫群妻子开了口,她称,打心里肯定但又担心闫群的工作,不希望他冒险。但是,作为家人,作为民警的家人,她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无条件支持丈夫工作,因为这是他的梦想。闫群的妻子说,“只有每次他出完任务,给我打电话说一声‘我回来了’,我的心才算踏实。”
兼职教官“菜单式”教学
闫群说,他现在的首要工作除了拆爆,还有教学员培养下一批排爆手。他称,自己当上警察两年后,得知北京有了排爆专业民警,身为普通巡警的闫群缠着领导要求改行,这才有了之后的那些故事。
他说,2007年前后,排爆大队的装备开始有了质的变化,各种包括排爆机器人在内的新型装备陆续到位,大大降低了一线民警的危险。机器人可承担许多危险性过大的排爆工作,但仍有不少情况下,需要由排爆手手工拆除。“当年,我学习排爆时,也是老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。排爆不仅仅是个工作,还是门手艺,除了基本知识,还需要经验的传授。”
他提出“菜单式教学法”,规范制定培训计划、培训方案、培训标准,明确考核办法,以最新案例开展针对性教学,一改传统枯燥乏味的灌输模式,取而代之的是现场实战操作,从对防爆安检基础知识、人身安检技能、X光机图像识别技能和车辆安检四个科目进行培训,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。据了解,闫群已经先后对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进行专业培训77批次5500余人次,对外省市排爆同行进行专业培训36批次260余人次;对沙特、吉尔吉斯斯坦、斐济、印度尼西亚等7国外警排爆技能培训38次、100余人次。
排爆大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排爆队员要承担更多、付出更多。多年来,闫群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防爆永远要高于排爆。所以,只要有安保任务,他总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,尽最大可能消除安全隐患,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。
多年来,他先后圆满完成奥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。同时,应公安部要求,先后代表北京市公安局参加了支援上海APEC和世博会、杭州G20峰会、广州亚运会等安保活动,为当地警方提供防爆安检技术支持。闫群说,装炸弹的暴徒好比出了一道题,综合了化学、物理、数学等各种知识,排爆民警就是答题人,但是这张答卷,必须次次得100分。
-记者手记
孤胆英雄 平常心
采访中,闫群不止一次谈到“孤胆英雄”一词。儿时印象中,“孤胆英雄”一定得穿梭于枪林弹雨中,最终凭借一己之力,力挽狂澜。而面对闫群时,我看到的不仅是英雄,更体会到了那份孤独。
独闯险境,他们是孤独的,因为每多一个人,就多了一份牺牲的可能。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他甚至隐藏职业长达8年,内心那份孤独,或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。
我们常用工匠来形容敬业,但面对排爆这份职业,仅有敬业却是远远不够的。面对死神,排爆手的每一次出击都是“对赌”,没有重来,不成功便成仁。只能成功的每一次,让这个职业人员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,“战胜困难需要平常心”,但他们用平日的刻苦钻研和训练,拥有了一份平常心。我问他,这么危险的活儿,为何干了这么多年?他说“再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干”,闫群说得云淡风轻。
北京晨报记者 张静雅/文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/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