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,提升自主创新的效能与水平,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社会组织不可或缺。近日印发的《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作出了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署,明确提出了要改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社会组织管理,这为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,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。 随着《意见》的出台,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任务进一步明确,机遇与挑战也随之而来。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,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前景广阔,知识产权社会组织也大有可为,但在发展过程中,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、市场主体发育还需要进一步健全、高端人才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现实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。”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、北京柳沈律师事务所所长杨梧表示。 实际上,在刚刚过去的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迅猛。其中,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共设立了10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,截至2015年底,我国已有总计3.6万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,知识产权服务业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。与此同时,包括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、中国专利保护协会、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、中华商标协会、中国版权协会在内,一批行业性的社会组织也在“十二五”期间继续发展壮大,在全球知识产权领域内展现了中国知识产权业界的风采。 “但在发展过程中,一些问题也无法回避。甚至一些从业者还存在着‘数据浮夸’和‘向钱看’的错误思想,影响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。”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副会长、中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柏楠告诉记者,以专利代理行业为例,据统计,截至目前全国专利代理机构超过1200家,执业代理人超过1.2万人,在人员迅速增加的情况下,国内专利代理行业也出现了不规范代理与互相压价、恶性竞争等问题。而此次出台的《意见》中提出放宽知识产权服务业准入、扩大专利代理领域开放等要求,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。他表示:“专利代理人是专利代理行业的服务提供者,也是促进专利代理事业发展的关键。当前,我国迫切需要从提升业务能力和恪守职业道德两个方面,加大对专利代理人的培养力度,提升专利代理质量。” 而放眼整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,在有关专家看来,就如同专利代理行业一样,其发展离不开规范,只有规范确定了,行为才有章可循。“知识产权社会组织要发挥重要的协调管理作用,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和服务指导标准,积极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,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与纪律规范的约束,完善执业信息披露制度,及时公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等相关信息。”杨梧表示。 诚如有关专家所言,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,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社会组织的作用,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,也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。在新形势下,只有坚持以人为本,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,让行业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,让一批业务水平扎实、特色突出、口碑好、具备一定规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,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,以此促进行业优质高效发展,最终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重要支撑。(知识产权报 作者 崔静思)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
|